了不起的匠人
王震华
➢热点·关注
十万多道工序
两万多个小时的孤独死磕
六万多公里披星戴月的往返
退休工人—王震华亲手造出了一座天坛祈年殿
这座微缩的祈年殿 由7108个零件组成,最小零件仅有2mm,完完全全的榫卯结构,不用一个钉子,一滴胶水。高0.5m,最大直径不超0.8m,比原比例整整缩小了81倍。每个部件都可拆卸,按照力学原理,像建真正的房子那样搭建而成。
➣历程·决心
儿童时期的老王就是个木痴,从小隔壁家就住着一个木匠,老王没事就喜欢跟在木匠屁股后头捡刨花玩。到了十六岁中学毕业,痴迷于木工的老王开始自学木工图,后来又学习了古建筑修复。没过几年,老王就熟练掌握了鲁班锁与各种榫卯结构技艺,那时他还不到20岁。
1986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老王去参观了中国故宫建筑群,走到祈年殿时,王震华不禁看呆了。白石雕栏环绕的汉白玉圆台,鎏金宝顶,蓝瓦红柱的圆形大殿,龙凤浮雕,结构精巧的藻井,以及整体拔地擎天的气势一次次敲击着王震华的内心。当时就萌生念头:“60岁之前一定要做出一个祈年殿来。”
➢砥砺·坚持
一旦下定决心,老王立刻在僻静的青浦区租了个民房。每天骑电动车往返18.6公里路程,两个多小时的时间。在三年里,老王用最便宜的二手钢刀制作了300多把特制刀,用处各不相同,最细的刀头仅仅只有0.8mm。每天工作10小时,一年只休息10天,整整五年时间没有收入。
不疯魔,不成活。
从2010年开始,老王几乎天天都会遇到难题,但是老王仍是咬牙坚持了下来。直到第四年的时候,老王的第三代祈年殿终于做好了。他舒了一口气说:”我才真正感觉到希望了,因为1.5的榫卯出来了。”
➣语录·人生
“有些事再不做,就真的来不及了。”
“我为什么要住田野住树林,因为思考问题的时候,不能有任何干扰。”
“再磨一把刀,不可能一模一样的,报废零件全部烧掉,一个都不留,没有半成品,只有成品。”
➢成果·展示
2015年的10月30日晚8点,比原比例整整缩小了81倍的祈年殿完成了!窗上有雕花,窗户可开合,小小的一扇门,竟然是由八个以毫厘计算的零件拼接而成。这座祈年殿,是按照力学原理,像建真正的房子那样搭建而成。王震华成就了他千辛万苦、不可思议的五年!
编辑丨石佳乐
审核丨黄佳浩、张雨